本网讯(文、图/王杰)“民生在勤,勤则不匮,老吾老以及人之老。”2025年3月9日,乐山师范学院劳动教育中心组织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30余名学子走进松鹤居养老院,以“包一顿暖心饺、献一台欢乐戏”的方式,将劳动教育课堂搬到银发天地,在传承传统美德中厚植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。

上午9时,师生们带着从“智耕梦园”劳动教育基地收割的韭菜走进厨房,同学们在食堂与老人们共捏团圆饺。“韭菜要切得细些,褶子要捏出十二道弯才漂亮。”87岁的张爷爷手把手教学,盘子里渐次绽放的月牙饺,恰似跨越六十载光阴的对话。这来自劳动基地的韭菜,在学生与老人的互动中升腾起劳动的温度。

“夕阳无限好,人间重晚晴。”当饺子在沸水中翻腾时,庭院里的才艺表演拉开帷幕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用机械舞《popping》诠释青春活力,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吹奏的《星月神话》笛声悠扬,最后的大合唱《我爱你中国》引发全场共鸣。老人们打着节拍轻声跟唱,科技与人文的碰撞让传统敬老焕发新韵。

“人间烟火气,最抚凡人心。”正午时分,养老院工作人员将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餐桌,学生们和老人共进午餐,纷纷露出喜悦的表情说饺子很好吃。

“原来韭菜从土里钻出来要整整28天呢!”人工智能专业的徐杨夹起自己种的韭菜饺子,笑得很灿烂。看着老人们将盘里学生包的“丑萌”饺子吃下,听着爷爷奶奶对学生的嘱托,这群年轻人忽然懂了——劳动教育不只在试验田的播种收获里,更在与爷爷奶奶互动中触到的岁月温度中。
